English
全国服务热线: 025-86332399

健康管理

联系我们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健康管理 >> 健康常识
健康常识
 
 
进补不用太讲究?

    科学进补要辨证论治,对症进补,在进补的同时要加强消化功能,还要注意补品的剂型与用法。

    在春季,万物复苏、阳气生发,此时进补宜温,有利于扶助正气,但应随地域而异。如北方可服人参、当归、熟地等;南方可服沙参、玉竹、生地等。中医于药补的同时,也很强调食补,如食用燕麦、豆豉、橘、大枣、花生等,但不宜吃生冷黏杂之物,以免损伤脾胃。

    在夏季,酷暑逼人、挥汗如雨,可选用一些性味微凉,具有益气生津,清暑解热、健脾养胃之品,如藿香、佩兰、西瓜、绿豆及荷叶粥等。也可按体质虚弱情况,如老人出现气短、疲惫现象,可选用人参、黄芪、党参与山药、白术、银耳等,但不宜用过于温热厚腻之物。

    秋季,口唇干燥、易伤津液,宜以滋阴润燥为主。如沙参、石斛、玉竹、百合等,并可食用蜂蜜、芝麻、枇杷、菠萝及乳制品等。但应少食辣椒、大蒜、大葱、生姜等辛燥之品。

    冬季,北方天寒地冻,宜用温补,如鹿茸、何首乌、肉桂、桂圆肉等;南方寒冷干燥,宜用温润之品,如人参、熟地、菟丝子、桑寄生等,也可按不同的虚损情况,选用阿胶、黄芪与枸杞子、冬虫夏草等补药。还可以热性食物治其寒,如羊肉、狗肉、甲鱼、乌龟与藕节、黑木耳等。

    进补时,若遇感冒发热、不思饮食、消化不良、呕吐泻痢等症应暂停,但病愈后再服用。还应禁止烟酒与辛辣之品,以免影响效果。

 




上一条:凡是参都有补功? 下一条:多吃补品可强身?

微信公众号
健康营养专家
Copyright (c) 2017 南 京 万 年 青 营 养 调 理 中 心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8071177号  技术支持:南京网站建设 | 南京网站制作
Top